氧氣的介紹:
氧氣,化學式O?,相對分子質量32.00,無色無味氣體,氧元素常見的單質形態。熔點-218.4℃,沸點-183℃。難溶于水,工業氣體批發,1L水中溶解約30mL氧氣。在空氣中氧氣約占21% 。
液氧為天藍色液體。固氧為藍色晶體。常溫下不是很活潑,與許多物質都不易產生作用。但在高溫下則很活躍,能與多種元素直接化合,這與氧原子的電負性僅次于氟。
氧在自然界中分布廣,占地殼質量的48.6%,是豐富度1高的元素。在烴類氧化、廢水處理、火箭推進劑以及航空、航天和潛水中供動物及人進行呼吸等方面均需要用氧。動物呼吸、燃燒和一切氧化過程(包括有機物)都消耗氧氣。
氧氣名稱的由來:
氧氣(Oxygen)希臘文的意思是“酸素”,該名稱是由法國化學家拉瓦錫所起,原因是拉瓦錫錯誤地認為,所有的酸都含有這種新氣體。日文里氧氣的名稱仍然是“酸素”。
氧氣的中文名稱是清朝徐壽命名的。他認為人的生存離不開氧氣,工業氣體廠家,所以就命名為“養氣”即“養氣之質”,后來為了統一就用“氧”代替了“養”字,便叫這“氧氣”。
把水放入電解槽中,加入氫氧1化鈉或氫氧1化鉀以提高水的電解度,然后通入直流電,水就分解為氧氣和氫氣。每制取一立方米氧,同時獲得兩立方米氫。用電解法制取一立方米氧要耗電12~15千瓦小時,與上述兩種方法的耗電量(0.55~0.60千瓦小時)相比,池州工業氣體,是很不經濟的。所以,工業氣體制造,電解法不適用于大量制氧。另外同時產生的氫氣如果沒有妥善的方法收集,在空氣中聚集起來,如與氧氣混合,容易發生極其劇烈的爆1炸。所以,電解法也不適用家庭制氧的方法。